最新活动:

专家团队

专家团队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研发中心 > 专家团队

专家团队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作者:

 协同创新中心专家团队

  协同创新中心以“人才是创新之本,人才是中心之源”为指导思想,以目标为驱动,以任务为牵引,在中心主任、武昌理工学院校长赵作斌教授的主持下,聚集了一批在生物制药领域有一定成就的专家和具有博士学位的项目研发人员,聘任了一批业务精湛、勇于开拓、善于创新的行政管理人员,初步形成了首席科学家、特聘专家、项目负责人、项目研发骨干30余人的优秀创新人才团队。
        赵作斌,教授,协同创新中心理事长、主任,武昌理工学院校长。曾被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全国工商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2007年中国十大教育英才”荣誉称号,被中华职业教育社授予首届“黄炎培杰出校长奖”,获第六届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等。
主要社会职务有:政协湖北省委八届委员,九届、十届常委;民盟湖北省委十届、十一届常委、第十二届副主委。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国际跨国公司促进会副会长、中华全国教育家协会副会长、湖北省中华职业教育社副主任等。
  
        佘金雄,博士,美国佐治亚州医科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乔治亚州科研联盟杰出学者,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曾先后担任美国佛罗里达大学首席教授、糖尿病研究中心主任,美国乔治亚医科大学生物技术与基因组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美国SuperArray公司科学顾问,多个国际知名期刊杂志编委、特约审稿人,世界多国课题评委和博士论文评审专家。先后从事多种学科和跨学科的研究,包括分子生物学,群体遗传学,人类遗传学,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生物信息学,分子流行病学,疾病预测与预防,和新药研发。发表150多篇学术论文,共获得七千多万美元的科研经费,建立了世界上较完善的糖尿病标本库,克隆多个基因并阐述在疾病中的作用,发现多个可用于疾病预测和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发现多个新药物靶点,发明10多个新药先导化合物,即将进入临床试验。
      阮金兰,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协同创新中心理事、秘书长、常务副主任,武昌理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曾先后于英国剑桥大学、美国芝加哥伊利诺伊斯大学、佛罗里达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研修。先后任湖北省药学会常务理事兼天然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中医药药学会中药及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及多个省市生物医药审评专家。先后主持多项国家、省部级及企业科研项目,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80余篇,其中SCI收录70余篇,获发明专利5项。
  
 
      彭 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协同创新中心理事、副主任、特聘专家。先后任美国堪萨斯医学中心、美国犹他大学医学院住院医师,美国犹他州大卫斯医学中心呼吸内科和危重医学科及睡眠科主任、美国斯蒂芬汉立格医学院呼吸治疗师系主任,美国犹他大学医学院内科教授,美国犹他州盐湖城医院呼吸内科和危重医学科主任,美国犹他州医院管理公司重症医学科主任,美国犹他心肺研究所危重医学科主任。历任美国旅美科技协会犹他分会会长、终长会员、美国旅美科技协会常务理事,美国旅美科技协会全美副会长等。
   雷 湘,博士、副教授,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项目负责人,湖北中医药大学博士、武汉大学博士后、国家注册执业药师、湖北省生物工程协会会员、武昌理工学院“十佳科研教师”。长期从事抗病毒作用及抗肿瘤、免疫等天然药物资源及其生物活性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研究,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近年来在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邢 莉,博士、协同创新中心特聘专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3551人才计划引入人才,密苏里堪萨斯大学博士后,新药设计专家,美国辉瑞公司首席高级科学家。
  拥有十五年美国跨国公司新药研究开发的工作经验,已有7个药物进入临床试验,2个获得二期临床验证,1个正在三期临床试验中。具备广博的新药研发经历,从早期的化合物筛选,中期优化和后期新药申报均有亲身参与的实践经验,在结构生物学、医药化学设计、生化机制、药理学、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等领域具有广博和深厚的专业造诣,对蛋白激酶、G蛋白偶联受体、各种催化酶、离子通道等基因家族的调节剂设计等领域有深入和广博的实践经验和成功业绩,多次被邀请出席跨国研讨会并作学术报告,享有国际专家的盛誉,已发表40多篇专业论文,拥有10余项国际专利。
  
 
 黄 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协同创新中心理事、特聘专家,生物多肽糖尿病药物生物活性筛选与药效学及安全性评价项目负责人,美国凯氏西储大学博士、博士后,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湖北省“楚天学者”。
  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技进步奖、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评审专家,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发改委药品价格审评专家。中国药学会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武汉市药学会理事等。目前主要研究胰岛素与受体结合、胰岛素折叠以及创新胰岛素衍生物用于糖尿病治疗,已发表SCI研究论文30余篇、总影响因子大于120,申报专利多项。
  向 明,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学院生物药学系主任,协同创新中心理事、特聘专家。
 曾先后赴意大利Catania大学微生物系、德国Heidelberg大学医学研究院、美国佐治亚医学院生物工程和基因药物研究中心研修。先后任中国抗炎免疫药理学会委员、中国药学会应用药理学会委员、湖北省药理学会理事。担任《医药导报》常务编委,《中国药师》编委。现主要从事自身免疫病发病机制、体内外模型建立以及新型免疫抑制剂筛选和活性研究。近3年发表SCI研究论文近20篇,主持多项国家级、省市级基础和科技攻关项目,并拥有国家发明专利2项,主编、副主编教材3部。
  
  张志平,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学院、国家纳米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协同创新中心特聘专家,湖北省“楚天学者” ,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
  现任中国抗癌协会纳米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药学会制药工程委员会副主委、武汉市药学会药学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北省药品注册现场核查员等。主要从事新型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的合成,聚合物纳米粒、脂质体、胶束等在癌症治疗、癌症疫苗、医学显影剂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科学部主任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新进教师基金项目,参与承担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主要学术骨干)等项目。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SCI收录文章24篇。
  方建国,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主任药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协同创新中心特聘专家。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药理、中药药效的物质基础与标准化、新药开发研究。
  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湖北省及武汉市科技攻关课题等10余项,主持参与新药研发项目4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发明专利授权5项,主编或参编中药材GAP系列丛书。曾获得2008年度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8年度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6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4年度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刘胡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学院引进的青年骨干人才,教授、博士生导师,协同创新中心特聘专家,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博士、博士后,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癌症研究所博士后。
  曾荣获美国淋巴癌研究基金奖金、美国国立健康研究所奖金、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奖学金、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曹天钦奖学金。现为美国癌症学会会员,中国药理学会会员。先后主持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美国淋巴癌基金会、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近年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文章近20篇、总影响因子近150分,总引用次数达350次。
  
   张现涛,博士、教授,协同创新中心特聘专家,澳门大学博士后,广东省中药研究所所长,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科技审评专家、广东省新药审评专家、广州市科技审评专家。
  曾任国家发改委南京中药制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总经理),从事新药开发及生产管理工作。发表论文30余篇,公开专利20多个;负责研发新药40余项,其中一类新药4项,20多项已经生产;1个一类新药获得临床批文,2个一类新药已经申报临床研究。先后荣获科技部“先进民营企业科技工作者”、广州市首届“珠江新星“、南京市首届“中青年行业技术药学学科带头人”、扬子江药业集团“优秀管理干部”等称号。
    黄楚华,协同创新中心理事,项目负责人,武汉华龙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先后获得 “东西湖区第一届劳动模范”、 “东西湖区科技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并记个人三等功一次。曾负责完成转移因子、胸腺肽、血活素的前期研究工作、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工艺研究及报批。目前负责开发的新药有更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已酮可可碱氯化钠注射液等10余种产品。已完成聚丙烯输液瓶的注册申报工作,并取得了聚丙烯输液瓶的批准文号。
   郜金荣,协同创新中心项目负责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武昌理工学院生物工程系主任,武昌理工学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先后赴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康奈尔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霍普金斯大学访问、研究。先后任湖北省生物工程学会秘书长、常务理事,湖北省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会理事。《分子生物学》级精品课程负责人。先后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省部级及企业科研项目,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获发明专利5项、新药证书1个,出版“十二五”规划教材多部。
   刘阳,协同创新中心项目负责人,药物制剂实验室负责人,副教授,国家注册执业药师,武昌理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制药工程系主任,武昌理工学院“十佳科研教师”。主要从事抗肿瘤药物毒副作用研究、天然产物活性成分分离与分析等研究和教学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近年来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
  
   王世民,协同创新中心项目研发人员,国家注册执业药师,武汉华龙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新药研发部经理,工程师。曾先后组织完成了多项省、市级科技项目,负责组织完成了注射用胸腺五肽、注射用生长抑素等产品的开发和报批,并取得国家SFDA的批准文号。组织申报了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的制备方法、骨肽注射液的制备方法、胸腺肽注射液的制备方法等多项发明专利并获批。
    郭鲜蒲,博士,协同创新中心项目研发人员,武昌理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天然产物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等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参与了多个国家“863”项目、“973”项目、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发表科研论文多篇,其中SCI收录2篇。
    李 明,博士,协同创新中心项目研发人员,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博士,武昌理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微生物学研究,先后参加和主持国家重大科技专项1项、省部级和市级科研项目4项、企业委托项目2项。近年来,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3篇。
         周 ?,博士,协同创新中心项目研发人员,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专业教师,华中农业大学博士。主要从事蛋白类大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学活性研究。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